四川人均寿命提高到76.9岁 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值
1月22日,记者从四川省卫计委2018年媒体座谈会上获悉,四川人均预期寿命从2012年75.22岁提高到2017年的76.90岁,上升了1.68岁,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值(76岁);婴儿死亡率由2012年的10.19‰下降到2017年的5.58‰,连续10年低于全国平均值;孕产妇死亡率由2012年的31.81/10万下降到2017年的18.63/10万,连续15年低于西部平均值。四川省在人均卫生总费用低于全国水平的情况下,取得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成效,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效益。
座谈会现场。吕佳璐 摄
四川省卫计委主任沈骥表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,四川省卫生计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。居民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高,各级财政对省卫生计生投入增大,由2011年的295.38亿元增至2016年的547.39亿元,年均增长13%。全省卫生总费用由2011年的1221亿元增至2016年的2687.78亿元,年均增长17%。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由2011年的33.99%降至2016年的29.01%,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。
据了解,四川在深化医改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,全民医保体系不断健全。新农合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65%,居全国前列;全面推进分级诊疗,四川成为全国首个全域分级诊疗的人口大省,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加快建立;在全国率先建立“五位一体”药械集中采购新机制,创新建立省级“医疗机构、医疗人员、医疗行为”信息化监管平台。
四川省卫生计生巡视员杜波表示,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,推进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,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更加平衡、更加充分发展,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、全周期健康服务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。
另外,会上还发布了4份白皮书:《2017年四川省人群健康状况及重点疾病报告》《2017年四川省慢性病防治状况报告》《2017年四川省肿瘤防治状况报告》和《2017年四川省妇幼健康状况报告》。